当前位置:首页 > 外埠信息 > 国内 国内

水产科技活动周系列报道 | 多措并举提升能力,杭州市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工作出实效(杭州市)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浙江渔业信息  发布时间: 2021-06-01   点击数: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编者按: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渔业发展,我省于2021年5月22日至28日举办以“科技助推产业发展,创新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的2021年浙江省水产科技活动周活动,现精选推出7种浙江省绿色发展好模式与3种推广服务好做法,旨在为广大渔业从业者提供技术科普与指导,让更多的渔业科技成果为生产者所用。


面对复杂的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形势,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紧紧聚焦杭州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实际,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完善水产养殖测报网络,突出国家疫病名录等重大疫病监控,科学指导生产者规范用药,有效降低了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率,切实减少了暴发性病害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受到养殖户一致好评。

主要做法

1.全面推进水生动物防疫设施建设

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离不开水生动物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杭州市级站实验室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杭海路768号办公实验楼二楼,总建设面积约480平方米。按照《关于印发〈浙江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06]946号),2013年省海洋与渔业局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组织实施“十二五”期间水生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通知》(浙海渔计[2013]157号)要求建设,项目总投资178.6万元,主要分为病理诊断防治和渔业环境监测两大块。病理诊断防治方面配备了ATB半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荧光定量PCR仪、普通PCR仪、石蜡切片机、超低温冰箱、荧光倒置显微镜、生物安全柜、全自动核酸分析仪、生化培养箱、自控高压灭菌锅、LAMP法半定量扩增仪等设备。经过前期的建设,实验室于2019年初竣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实验室的搬迁,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调整,目前已实现新实验室总体平稳有序运行。新实验室的交付使用极大地提升了杭州市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的硬件平台,有力促进了水生动物防疫各项工作的开展。

2.加强水生动物防疫人才队伍建设

杭州市历来重视水生动物防疫人才梯队建设,目前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事水产的专业技术人员12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3人。鼓励并积极为技术人员提升自身素质创造条件,技术人员中1人入选杭州市“131培养人选中长期出国培训计划”并于2016-2017年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深造,3人获浙江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位;不断提升防疫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多次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赴浙江大学、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绍兴大学等单位实验室学习水生动物防疫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实验室操作技能,使得技术人员能紧跟当前水生动物病害防治科技前沿。通过在水生动物防疫的实践中不断锤炼,杭州市初步建立了一支能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渔业病害监测和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队伍。

3.完善和丰富实验室检测技术手段

水生动物病害防治,以防为主,而病原检测又是病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满足面上病原检测的需要,总站实验室不断拓展可检测病原种类,稳步建立针对我市养殖水产品种主要病原的检测技术,如淡水鱼虹彩病毒、弹状病毒、蛙虹彩病毒的检测技术等,在有需要时免费为养殖业主提供相关病原的检测服务。同时为满足快速检测的需要,逐步建立并应用了锦鲤疱疹病毒、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白斑病毒、肠胞虫、副溶血弧菌、虾血细胞虹彩病毒等病原的LAMP法快速检测技术平台,在不损失检测灵敏度的情况下,两个半小时即可完成普通PCR需要一天的检测工作。

4.提高水产养殖病情预防控制水平

以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为抓手,提高病害防控水平。杭州市从2001年起已连续开展了20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网络化测报。当前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在及时编制每月病害监测及下月病害预防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农民信箱向全市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养殖个体户群发病害预测预报短信,每年群发的短信数量在5400条以上。同时针对外地流行性病害可能造成的威胁,台风、梅雨、寒潮天气前极端天气状况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提醒当地养殖业主提早采取规范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损失。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宣贯“以防为主”的养殖理念,增强水产养殖病情预防控制水平。

5.突出重点病原排查提高苗种质量

南美白对虾是杭州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杭州市连续十五年开展了南美白对虾虾苗及成虾病原检测工作,主要对南美白对虾苗种及成虾中的白斑病毒、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肠胞虫、虹彩病毒和副溶血弧菌等进行检测,2017-2020年累计进行采样检测251个批次,涉及淡化苗种场84家,完成检测项目1330项。通过病原检测,掌握育苗场不同来源虾苗病原携带情况,有助于育苗场控制进苗质量,加强生产自控管理,同时也为政府部门掌握面上苗种基本情况提供第一手数据。近年来,杭州市还针对南美白对虾重要病原虾肝肠胞虫,对主养区水源河道水、底泥等进行了采样检测,开展了养殖投入品病原携带情况的排查,并对发病池花鲢、白鲢、鲤鱼和三角鲂等鱼类进行了排查检测,以增进对该病原的了解,为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6.精准指导科学服务提高病防水平

由于水产品种的多样,水产病害的复杂性,新的突发性病害往往不能得到快速而准确的诊断而造成较大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杭州市积极提供面上突发性病害的诊断服务,在进行显微镜检、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基础上,提供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指导。2017-2020年间,累计为渔农民提供病害诊断服务38次,其中提供细菌性病原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服务54次,提供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17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主要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对黄颡鱼、鲫鱼和中华鳖等品种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性进行检测。2017-2020年间,在细菌性病害高发的4-10月,累计采样82次,并严格按照《水生动物致病菌药敏试验操作规程》要求检测耐药性情况,累计鉴定病原菌218株,对获得的56株目标病原菌进行14种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积累本地主要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病原菌药物敏感性数据并用于指导实际,为科学精准指导细菌性病害的药物防治提供依据。

取得成效

1.检测能力提升,承担完成国家检测任务

2015-2020年,市级实验室连续五年参加了农业农村部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组织的水生动物疫病实验室能力测试,累计进行了33个项目的测试,全部获得了满意项,通过率达100%,同时获得相关病原全国水生动物病原监测备选实验室资格。在此基础上,2016-2018年承担了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检测任务,其中2016年承担了10个批次的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的检测任务,2017年和2018年均承担并完成了5个批次锦鲤疱疹病毒和5个批次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检测任务。

2.成功诊断并有效控制突发性新病害

在应对突发性新病害上,近年来成功诊断并控制了黑鱼因气单胞菌引起的肝脏出血,三角鲂双身虫病,中华鳖因蛙粪霉菌引发的肠道出血病、中华鳖因温和气单胞菌引发的肠道环状出血病,三角鲂因气单胞菌而引起的肠道出血病,青鱼因类志贺邻单胞菌而引起的体表溃烂,鲫鱼因气单胞菌而引起的体表出血病,光唇鱼因气单胞菌而引起的体表溃烂,三角鲂因气单胞菌而引起的烂尾病,脊胸蛙因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引起的蓝眼病,脊胸蛙蝌蚪因气单胞菌引起的体表充血病等,在帮助渔农民搞清病因的基础上,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得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受到当地养殖业主的好评。在对口帮扶黔东南州期间,为当地的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远程初步诊断,指导病样采集固定和寄送,并经实验室检测,成功确诊了一例鲤鱼的浮肿病毒病,帮助当地渔技部门制定控制技术方案,防止了损失进一步扩大。

3.提升了南美白对虾肠胞虫防治水平

通过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及投入品、共生鱼类中肠胞虫的排查检测,在一家淡化苗种场的冰冻卤虫中检测到肠胞虫的携带,及时通知苗场将冷库里两吨带病原的冰冻卤虫作了处理,避免了场内的虾苗感染上这种病原以及之后的带病苗种向周边地区扩散,随后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卤虫可携带虾肝肠胞虫,相关成果《警惕卤虫可携带虾肝肠胞虫》发表于《科学养鱼》2017年第11期,该文章登上科学养鱼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头条。同时将相关情况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进行反馈,帮助当地的苗种淡化场强化了风险意识,建立了相关投入品日常检测机制。发现了一例投喂微胶囊饲料后检出肠胞虫阳性的病例,及时帮助相关企业排除了风险。帮助一家企业确诊了养殖早期南美白对虾肠胞虫的感染,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控,减少了该企业的损失。在检测技术方面,进行了多样品检测比对实验,完善了针对南美白对虾肠胞虫的检测技术,编制了杭州市级地方标准《南美白对虾肝肠胞虫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目前已发布实施。

4.科学应用成果减少细菌性病害损失

在面对细菌性病害方面,由于从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到药敏试验筛选出针对性的药物,至少需要3天的时间,往往错失了疾病控制最关键的时机,如能在初步诊断出细菌性病害的基础上,根据当地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背景,采取有效药物进行控制,往往能将养殖业主的损失控制到最小。通过近年来主要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我们积累了许多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数据,并逐渐应用于细菌性病害的防控,成功在发病初期控制了一例鲫鱼细菌性出血病、一例中华鳖粗脖子病和一例脊胸蛙蝌蚪体表出血病,在第一时间阻止了疾病的蔓延和损失的扩大,受到养殖业主的好评。

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