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埠信息 > 本省 本省

“阿斯蜜”“甘平”“沃柑”“红美人”“金秋砂糖”“大雅”…… 金华吉峰家庭农场有座“柑橘博物馆”

信息来源:农村信息报  发布时间: 2019-05-31   点击数: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从一个只有几亩地的小小园艺场到占地80余亩、拥有30多个柑橘新品种的大农场,施鸣峰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如今,他的吉峰家庭农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柑橘博物馆”,前来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还吸引了从非洲远道而来的客人。近日,记者专程赶到这家位于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的“柑橘博物馆”,一探究竟。
  源东乡自古就有种植桃、柑橘等水果的传统。施鸣峰说,1985年,他和村里两个同伴一起承包了50多亩山地种植柑橘,成为源东乡最早一批规模化种植柑橘的人。“那时候村里人都以种水稻为主,几乎没人看好我们冒险去种柑橘。”施鸣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十分感慨。垦荒、种苗、施肥、疏果、采摘……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他们靠种柑橘赚了3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而这也成为施鸣峰和柑橘结缘的开始。
  然而,此后几年,施鸣峰并没有扩大柑橘种植规模,而是把眼光投向了水蜜桃。1998年,施鸣峰注册成立了源东蜜桃园艺场,并开始从事水蜜桃种苗培育。当时,他种植水蜜桃的规模和产量均不大,面积只有几亩。
  2013年,遇到发展瓶颈的施鸣峰重新想到了他的“幸运之果”——柑橘。当年,施鸣峰决心大规模种植柑橘,并把园艺场更名为金华市吉峰家庭农场,开始引进柑橘新品种,着手打造属于他的“柑橘博物馆”。施鸣峰还投入250余万元,建设了玻璃温室、连栋大棚等系列配套设施,如今他的农场占地80余亩,种有30多个柑橘新品种。
  用心培育,全国寻种成“橘痴”
  有别于传统柑橘种植户,施鸣峰非常重视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这几年,只要哪里有好的柑橘种苗,我就跑到哪里,并想方设法把它引种过来。”施鸣峰说。
  在育苗大棚里,施鸣峰指着一棵棵橘树向记者介绍不同品种在种植技术和产品口感上的区别,并耐心讲述橘树背后的故事。“每一个新品种引进的背后,都是我的心血和汗水。”
  施鸣峰指着一棵橘树对记者说:“这个有核沃柑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广西引进的,在浙江,我应该是最早种植的那一批人。”乘飞机,坐火车,倒汽车,近年来,施鸣峰每年都要投入10多万元用于柑橘等水果新品种的引进,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的柑橘产区,只为把优良的柑橘品种带回来。
  要想种好柑橘,引进新品种是基础,种好新品种才是核心重点。为了种出好的“柑橘”,施鸣峰搜集和研究了大量技术书刊,进行了无数次的种植实验。有时遇到技术难题,省内找不到同行和专家请教,他就打电话或直接赶到外省去求教同行和专家。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很多品种因为不能适应金华当地的生长环境而不能结果。说到引种背后的心酸,施鸣峰坦言,除了资金压力之外,还要像照看自己孩子一样没日没夜地照顾好种苗。“熬夜通宵那是常事,只有等到开花结果的时候,悬着的心才会放下。”施鸣峰说,只要新品种培育成功,再苦再累也值得。
  走进施鸣峰的农场,只见成片的柑橘,有的刚开出花朵,有的刚结满大小各异的柑橘。记者问他多年成功种植柑橘的秘诀时,他说,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是吉峰家庭农场保证产量持续增长,品质持续提升的不二法宝。
  也正是因为施鸣峰对创新的执着。现在他的农场育有“阿斯蜜”“甘平”“沃柑”“红美人”“金秋砂糖”“大雅”等30余个柑橘新品种,还有30余万株无疫柑橘种苗和10余万株新品种桃苗,常年销往贵州、湖南、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去年,农场卖出了20多万株无疫橘苗和桃苗,年产值100余万元。施鸣峰还注册了“璐峰农场”商标。他告诉记者,他的目标是努力把农场打造成为集种苗培育、科普教育、观光采摘、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新农业产业园。
  施鸣峰说,现在农场基本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橘子采摘。他指着一边的有核沃柑说:“自今年2月初上市,虽然每公斤价格高达30多元,但2000多公斤有核沃柑很快就卖光了。”施鸣峰告诉记者,有核沃柑相较于一般柑橘,具有汁多味甜,入口即化的特点,颇受消费者欢迎。而眼下随着有核沃柑下市,农场里的夏橙也可以采摘上市了,价格估计在每公斤30元左右。
  持之以恒,橘农变身“土教授”
  凡事贵在坚持。这是施鸣峰在采访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也正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如今他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柑橘“土教授”,名气越来越响。他告诉记者,他的微信里现在有上百位遍布全国各地的“学生”,只要在柑橘种植上遇到问题,都会在网上向他请教。有些疑难问题在电话里难以说清楚,他就会赶到现场“答疑”。这不,施鸣峰前几天就赶到江西上饶,为那边一户橘农提供新品种柑橘的剪枝指导。
  施明峰还收了几名大学生“徒弟”。几年前,几位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到施鸣峰的农场里实习,毕业后这几个人回乡也种起了柑橘,现在他们都成了施鸣峰的“徒弟”。“做梦也想不到我竟然成了大学生的‘土师傅’。”施鸣峰打趣道。
  在植保部门的帮助下,农场的柑橘母本园和品种采穗园全部覆盖了防虫网。“通过运用网室育苗,有效解决了病虫害对柑橘果实和种苗造成的困扰。今年年初津巴布韦农业部的领导考察了我的农场后,表达了想从我这里引进柑橘苗木的意愿。”施鸣峰告诉记者。
  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时,施鸣峰表示,将持之以恒引进新品种,并将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引进和培育更多新品种,争取把柑橘苗木卖到国外去。”施鸣峰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