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技推广 > 实用技术 > 水产 水产

水温剧降,红体大面积爆发 虾农如何应对?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19-12-24   点击数: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专家介绍,每年深秋后,各地早晚气温差增大,同时水温下降至病毒与细菌最佳的繁殖扩散值,每年这个时段,养殖户防治措施稍有不当,对虾红体病就较为多发,紧接着是大量偷死,进而导致养殖失败。在这秋冬将换季时,不管是高位池或是土塘养殖,都不可掉以轻心。专家指出,南美白对虾在发生桃拉综合症、弧菌病及环境突变等情况下,病虾在外观上都可表现红体现象。因此必须准确判断及鉴别南美白对虾发生红体症状的不同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1、应激性红体
  当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天气、盐度、pH值、水位差、氨氮及亚硝酸盐等,发生突变时,对虾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出现触须变红,尾扇的尖部变红等症状。有时人为捕捞、施药等工作也会导致虾体触须、尾扇甚至附肢发红。应激性红体多发于高温多雨的夏季,虾体触须上半部发红,尾扇也只有尾部发红。应激性红体现象可在短期内随着水体因子的稳定而消失。在应激期间,南美白对虾的自身免疫力急剧下降,此时很容易被细菌、病毒等侵染,继发细菌性疾病。
  治疗:
  (1)保持水体稳定性,定期使用高浓芽孢菌或者硅藻多等保持藻相平衡。使得氨氮<0.2mg/L,亚硝酸盐<0.05mg/L,pH值在7.8--8.7之间,水色黄褐色、绿色。
  (2)选用温和的碘制剂类药物进行消毒。
  (3)定期使用解毒类产品及抗应激vc,并注意添加强化多糖,提高虾体免疫力。
  2、白斑综合性红体
  主要是虾体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对虾体质虚弱,因此表现出红体病特征。其症状类似于应激性红体病,在对虾体内分离不到桃拉病毒,外界没有刺激并且水质条件良好,但红体病症状依然存在。前期出现白斑病,几天后伴发红体病症状,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都出现白色斑点或甲壳软化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外壳呈现深红色、肝胰腺发白肿大等现象。在对虾养殖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暴发,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2-7天可使虾池全军覆没。
  治疗:
  一是对塘底进行彻底的清淤消毒;二是放苗前应用5mg/L聚维酮碘液浸泡;三是如发现白斑病症,可用0.1%聚维酮碘粉(10%含量)、0.5%氟苯尼考和Ve添加于饲料中投喂,同时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使池水中浓度达到0.5-1.0gm 。
  3、病毒性红体
  病毒性红体致病病毒为桃拉病毒(TSV)。一旦发病,会引起白对虾大量死亡。病虾体表呈淡红色,特别是尾扇及游泳足变红,故又称红尾病;病虾甲壳变软,易与肌肉分离,严重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黑斑,肝胰脏变性或糜烂,肠道发红肿胀:该病症往往具有一段潜伏期,早期症状不明显fz 。潜伏期长短取决于环境条件和体质健康状况。随着水质的恶化,病虾不摄食或很少摄食,空胃个体较多,离水后很快死亡。
  治疗:
  病毒性红体病目前尚无有效地药物和方法治疗,只能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一是调整虾池水质平衡及稳定、减少应激,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和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二是定期水体消毒,特别是在进水换水后用强氯或水产用二溴海因或强碘等全池泼洒消毒。三是药物防治,在病害高发季节注意杀菌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制剂,混匀后拌料投喂,连用4天。四是增强虾体免疫功能,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制剂等,增强虾体抗病力。
  4、细菌性红体
  细菌性红体致病菌主要为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孢菌。病虾附肢变红,也称为红腿病。病虾活力下降,反应迟钝,在水面缓慢流动或沉底不动;病虾鳃部呈淡黄色,壳硬,肝胰脏无明显变异,集体无黑斑,血淋巴液变稀薄.血细胞变少,凝固缓慢或不凝固。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虾池养殖密度大、养殖条件差的池塘。
  治疗:
  一是在冬闲时,对池塘底部进行彻底的清淤消毒,防止致病菌的存在。二是保持池塘水质稳定,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定期使用消毒剂可以控制弧菌的数量,在弧菌数量低的情况下不会引起红体病。三是当对虾患病后,及时对水体消毒,尽量采用温和药物,减少刺激。
  白对虾红体病的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冶”的原则,走综合防治之路。无论是细菌性红体病,还是病毒性红体病,都会给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带来毁火性的打击。在养殖过程中:1,做好池塘的清淤和消毒,清除对对虾生长构成重大威胁的致病微生物和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2,加强虾苗引进的检验检疫,从源头杜绝虾苗携带致病因子下塘;3,加强养殖过程管理,首先确保水质良好及相对稳定,定时进行水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其次及时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并根据白对虾的生长状况和天气变化调节投饵量,做到定质、定量、定时;4,患红体病后,要根据不同病症进行认真诊断,确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以便对症下药,准确治疗,提高药物疗效,达到合理用药、降低污染、控制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