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技推广 > 实用技术 > 水产 水产

青田稻鱼共生模式

信息来源:农村信息报  发布时间: 2019-08-02   点击数: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稻鱼共生,是青田延续了1200多年的一种传统农(渔)业综合种养模式,养殖的鱼类品种以当地的田鱼(瓯江彩鲤)为主。在这个模式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为水稻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减少了稻田的农药、化肥投入,从而实现稻田系统内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起到保肥和增肥的作用。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成为我国首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如今,稻田养鱼已经成为青田农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2018年中国渔业协会授予青田“中国田鱼之乡”称号。
  技术规程
   选择土壤肥沃、保水性好、PH值中性或微碱的壤土或黏土;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集中连片的田块。
  基础设施建设。田埂加高至40-50厘米,宽30-40厘米,并敲打结实,堵塞漏洞。在稻田排灌的进出水口设拦鱼栅。根椐田块的大小与形状、开挖“十”或“丰”字形鱼沟,沟宽1米左右,深40-60厘米;鱼坑宜开在进水口附近,呈长方形,既可用作食台,又可用作堆肥坑。
  鱼种放养。放养密度,冬天每亩300-450尾,夏天每亩1000-2000尾;放养时间以冬季最好,春季次之。冬春季鱼类活动能力弱,放养后成活率高。
  投饲管理。以摄食天然饵料为主,小麦、稻谷应粉碎后投喂,以提高利用率,适当投喂配合饲料,投饲量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为鱼体重的2%-3%。
  日常管理。施足基肥,减少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稻田养鱼后,由于鱼类排泄物较多,起到增肥作用,土壤中的氮、磷、有机质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所以养鱼稻田的肥料要相对减少。一般基肥占全年施肥量的70%,追肥占30%左右。注意适当增施磷钾肥,严格控制每次施用量。
  水质管理。浅水插秧后25-30天内,稻田不灌深水,保持水位3-4厘米左右。当水稻分蘖数达到预定指标后,可适当提高水位,控制无效分蘖。在高温季节,要经常灌水,防止水位过浅。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时,灌深水可降低农药在水中的有效浓度,减轻对鱼的毒害。
  用药防治。选用对鱼类低毒的农药如杀虫双、井岗霉素、多菌灵等,施药时采用喷雾的方法进行,细喷雾或弥雾,减少雾滴淋落到田水中。喷药时灌深田水在6厘米以上,减少对鱼的毒害,或放浅田水,让鱼集中在鱼坑鱼沟后再喷药。施药时间,粉剂在早上露水未干前施,雾剂则在午后4时后进行。
  水稻管理。根据稻鱼共生特点,选择抗病虫能力强和耐肥抗倒伏的稳产杂交优良品种。如“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和“甬优9号”“甬优1540”等。早稻移栽时间为3月20日-5月15日。单季稻5月1-15日;高山地区4月20-30日。田鱼在田间能自由活动,一般没有草害,不用除草剂,一般不使用化学农药。
  效益分析
  青田愚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的愚公生态农场是该县稻鱼共生的示范基地,占地100多亩,其中稻鱼共生养殖面积80多亩。在稻鱼共生种植模式中,水稻亩产350公斤,总产量2.8万公斤,产值28万元;田鱼平均亩产150公斤,总产量1.2万公斤,产值96万元,稻鱼总产值124万元,每亩比常规种植模式增收4220元,田鱼苗年产量1000万尾,产值20万元,实现稳粮增收。2018年该公司参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荣获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