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技推广 > 当前农事 > 农作物 农作物

“涝梅”年更要防农田面源污染

信息来源:农业科技报  发布时间: 2020-06-24   点击数: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今年长江中下游入梅早,前段雨天多、强度大,部分地区农田渍涝已经发生。另据天气预报,未来多天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和西部等地降水过程仍将频繁,累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8成,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这无疑会使农田面源污染进一步扩大和增强。 
  如何预防农田面源污染?6月20日,记者采访了资深农业气象专家黄智敏。他说,当前恰是多类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其生长旺盛,需水需肥多,加之病虫危害趋重,化肥、农药施用量大,尤其是在这“涝梅”年,强降水农田受淹,作物吸收功能下降,氮磷富集并随地表径流等扩散,更应该防农田面源污染。 
  中国气象局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在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中,已建议防范农田面源污染。黄智敏说,首先要从肥(农药)、水、种(养)3个节点入手,力求综合施策精准联控。如对肥水联控减负,尤其不可偏施重施氮肥,可事前采用缓释肥(即变多次施肥为一次施肥),克服传统种植排水多、追肥环节多、水肥耦合能力差的无序状态。 
  强降水往往伴有雷电,如同给作物施了一次氮肥,在受淹田间排水后,短期不可再施尿素,否则适得其反,从而增加氮污染。 
  在天气持续转好时,对缺肥田可在17时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氮吸收增强叶功能,提高光合效率。棉花更不可偏施氮肥,否则不仅会增加氮污染,还会致营养生长过旺,引起“高大空”。 
  在病虫防治上,清理沟渠与田间“三沟”,除了要考虑整体防污外,还须采取措施,以减少纹枯病、稻瘟病发生,对稻飞虱与稻纵卷叶螟迁飞性害虫可采取“诱杀”,以减少农药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