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技推广 > 当前农事 > 其他 其他

蔬菜大棚高温闷棚,控制病虫草害很有效

信息来源:农村信息报  发布时间: 2018-08-24   点击数: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8、9月份正是大棚蔬菜换茬之季。近年来,设施蔬菜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由于保护地上大棚设施的不可移动性,造成蔬菜重茬现象严重,土传病害高发,尤其是线虫为害的地块,常造成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为减轻设施地土传病害的发生,农技专家指出,利用盛夏闲茬季节搞好高温闷棚是预防和防治病虫害发生的最佳时机,能有效预防和防治病虫害发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温闷棚一般在高温季节进行。这种方法成本低、污染小、操作简单、效果好。
   专家介绍,无论是新大棚还是老大棚都需要进行闷棚消毒。通过闷棚,可有效消除病菌、杀灭虫卵、清除杂草,减少病虫草害的基数,能防治枯萎病、卵菌等病害发生;减轻根结线虫为害;杀灭大棚内部附着的真菌类病源物;杀灭棚中部分杂草和杂草上害虫;同时能培肥土壤,使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质进一步腐熟,有利于提高有机肥肥效、有利于提高药效和减少残留,为接下来的蔬菜育苗和移植打下良好的土壤基础。
   高温闷棚前,要做好大棚全面消毒。蔬菜收获后,菜农一定要彻底清洁田园,将棚内蔬菜的枯枝、落叶、病果、病根等全部清出棚外,烧掉或深埋,更不要乱扔在棚前棚后,以免病菌传播。虽然上茬蔬菜棵子拔了,但蔬菜上的病原孢子有不少落在了棚里。拔了蔬菜以后害虫没有地方呆了,便隐藏到了墙缝里、立柱上等地方,等下一茬蔬菜定植上后,一旦条件适宜,它们就会对蔬菜造成危害。建议菜农在整完地后,全棚喷洒阿维菌素混合菌核净等杀菌剂,墙体、立柱等角落都要喷到。也可将风口关闭后,使用百菌清等烟剂熏棚。
   高温闷棚时讲究方式方法。
   干闷与湿闷结合。干闷即在蔬菜收获后,关闭通风口进行高温闷棚,中午棚温可超过60℃并维持数小时,一周以内可以灭除棚内多数的活体动植物、病原体。该法简便易行,是菜农朋友常采用的措施,但是该法仅能杀灭棚室表层的病虫。
   湿闷即利用水的导热性高于土的特点,保证土壤耕作层达到更高的温度。为了保证湿闷的效果,必须深翻土壤25-30厘米,翻地后要大水漫灌,覆盖地膜。有条件的,还可在翻地时挖沟,沟施麦糠或麦秸。土壤板结、盐害严重的棚室,更宜采用该法。干闷和湿闷结合,杀菌更全面,更彻底。
   大棚要密闭,闷棚时间要充足。大棚全密闭不仅要将棚室放风口关严,而且大棚内地面还要覆盖地膜。很多菜农就是因为不覆盖地膜,导致土壤温度达不到,影响闷棚效果。闷棚时间应连续曝晒15天,其中至少要有连续晴好天气5天。这与全棚密闭的作用是一样的,主要是为了充分提高棚内的温度和棚室土壤的温度。这样,大棚内温度达70℃-80℃,土温也可达到60℃。
   高温闷棚时可结合药剂处理。
  对土传病害和线虫严重的大棚,在高温闷棚时,可再运用石灰氮、威百亩、氯化苦等药剂处理。这样可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虫、杂草,特别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较好。此外,要想取得理想的药剂闷棚效果,一定要起大垄整畦后,再覆盖地膜,这样效果良好,忌平畦覆地膜。
   高温闷棚后需及时补充生物菌。经过高温闷棚后,土壤中不管是有害菌还是有益菌,都被大量杀灭,土壤里的生物菌处于“空白”阶段。很多菜农觉得高温闷棚效果不好,有的菜农还觉得病害比闷棚前还严重,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及时补充有益菌,一旦土壤中有害病原菌先行传入,而缺少有益菌的抑制,土壤的有害病原菌会很快繁殖起来,导致闷棚后作物病害发生更重。因此,闷棚结束后,菜农应该在大棚内普施生物菌剂,以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有益菌种为主,构建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落,巩固闷棚的效果。
   闷棚后要注意病虫害的再传入。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温闷棚后,棚内的病原菌基本已被杀死。棚内病原菌少了,不少蔬菜就不会得病了,但田间操作过程中,通过种苗、农具、鞋子等可能会将病原重新带入棚内。为防治土传病害,土壤消毒是基础,但要防止病原再次传入,避免病害发生。高温闷棚时,要把经常使用的菜筐、水带、锄、铁锹、旋耕机等工具和进出大棚的工作服、工作鞋等一块放入棚内闷一闷,进行高温杀菌;在大棚中干活的衣服和鞋子最好是专用的,出大棚后,要换下来;育苗要采取无土基质,育苗土必须进行消毒,杜绝或减少外来病菌和线虫的再次侵入。